導語:純堿廠家整體庫存低位,下游需求跟進不足,行業供需矛盾凸顯。雖局部地區純堿供應偏緊,純堿企業有意提漲市場,但下游需求低迷難振,漲價預期難以實現。
庫存情況:截至9月底,據統計全國純堿企業庫存在20萬噸左右,較8月底下降10萬噸左右,較去年同期上漲10.9%。純堿庫存低位,應是純堿漲價支撐最大利好,但因下游需求低迷難振,純堿市場表現依舊風平浪靜。
玻璃行業對重堿多剛需為主,其需求較為穩定。截至9月底,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共計298條,在產245條,日熔量共計162580噸,同比日熔量增加2260噸。1-9月份新點火及復產生產線共計21條,冷修生產線8條,與2017年底相比,日熔量增加8560噸,增幅5.56%,約每天增加純堿消耗1700噸左右。
市場情況:國內純堿市場上漲后進入整理階段,成交尚可。輕堿市場行情走勢依舊一般,各個地區輕堿實單成交價格有所松動。雖局部地區供應不足,但下游需求低迷難振,導致終端用戶拿貨積極性不高,多觀望市場為主。
重堿市場盤整為主,整體交投情況溫和。因浮法玻璃對純堿需求量平穩,9月份重堿出貨情況明顯好于輕堿,月底重堿主流送到終端價格在1950元/噸,較上月價格上漲200元/噸,漲幅在10.14%。國內浮法玻璃行情漲勢放緩,玻璃市場運行不及預期,南北差異較大。南方市場需求支撐尚可,價格小漲,北方需求有限,庫存高位下,行情弱勢下行。因此玻璃企業對純堿漲價有一定抵觸情緒,拿貨積極性不高,多按需拿貨為主。據悉浮法玻璃廠家平均原料純堿庫存在15-30天,個別廠家庫存或更多。
9月聯堿廠家雙噸盈利在500元左右,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比較而言,去年純堿廠家開工負荷驟降,貿易商及下游用戶出現恐慌性“搶貨”,加之市場炒作氛圍濃厚,純堿市場再度演繹暴漲行情,使得聯堿廠家盈利頗豐。今年由于因聯堿廠家整體開工不高,氯化銨整體供應不足,導致氯化銨價格創近幾年新高。目前華東地區濕銨均價漲至640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00%。氯化銨成為今年聯堿廠家盈利的主力軍。
后市預測
供應面:江西晶昊36萬噸產能投產成功,金山新線100萬噸計劃年底投產,青海昆侖其產能已增產至150萬噸。加之部分后期停車企業逐漸復產,以及氯化銨旺季將至,漲勢洶涌,聯堿廠家開工負荷難降,即純堿產量難低。綜合來看,純堿整體供應量將有所增加。
需求面:輕堿下游需求難以提升,環保督查或將常態化進行,環保政策依舊是制約化工企業的關鍵,在此情況下,輕堿需求難有改善。玻璃行業產能呈增長態勢,但其下游房地產市場預期偏弱、深加工行業受環保壓力影響遭到一定挫敗。盡管目前深加工、基建工程仍處于趕工階段,但整體表現偏弱,中下游提貨積極性不高。后期玻璃行業或存在一定下行壓力,對高價純堿支撐乏力。
由此來看,預計后期國內純堿市場走勢將面臨一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