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8年純堿產能小幅增長,產量意外下滑,價格更是長期維持高位,展望2019,輝煌能否延續?
2018年國內純堿產能在3090萬噸,同比增長1.85%。2018年國內純堿產量在2582.5萬噸,同比下滑4.9%,裝置開工率由2017年的89.5%下降至83.55%。
導致2018年產量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環保、安全及資金因素,淮南德邦、湘潭堿業、甘肅金昌、大連大化長期停產,自貢富源自7月份停產。年初華東聯堿廠家集中檢修,促使市場止跌反彈,雙環7月16日起檢修50天時間,引發下半年的上漲行情。
2013-2014年國內純堿市場行情可謂“波瀾不驚”,從2016年開始,國內純堿價格劇烈波動,大漲大跌成為行業常態。2018年純堿價格波動區間縮窄,高端價格低于2017年價格高點,低端價格高于2017年的低點。2018年高位維持的時間更長,導致2018年純堿均價與2017年基本持平。2018年國內純堿價格長時間維持高位,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2018年長期停產的產能達到182萬噸,占比2.9%,純堿產量減少133.2萬噸,國內純堿供應長期處于偏緊狀態。
第二,浮法玻璃對純堿用量增加。2017年國內浮法玻璃平均日熔量在158413噸,2018年平均日熔量在159415噸,同比增加0.63%,浮法玻璃對重堿需求量增加9.3萬噸左右。
第三,行業集中度高,廠家協調溝通能力強。2018年在產純堿企業43家,產能60萬噸以上廠家達到14家,占比32.56%。
2019年展望
展望2019年,淮南德邦已經復產,河南金大地70萬噸聯堿1月底投產,2月10日左右出產品,產能有望3-4月份完全釋放;鹽湖鎂業產量大幅提升;大連大化60萬噸聯堿,計劃2019年春節后復產;湖南湘潭堿業30萬噸聯堿,2019年3月份復產;2019年國內純堿產能有望增加至3250萬噸,供應面壓力較大。
但需求面無明顯利好,浮法玻璃對重堿需求量持續增加的幾率不大。2019年有復產及新點火計劃浮法線15條,日熔量10380噸,窯爐到期浮法線23條,日容量15000噸。受宏觀經濟環境嚴峻及環保嚴查影響,部分輕堿下游小戶生存困難。
受中美貿易戰影響,2019年美國堿計劃進口量銳減,據悉土耳其純堿出口量有望達到11-12萬噸,整體進口量減少。在國內供應增加的情況下,純堿廠家或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出口量有望增加。2017年我國出口純堿152.26萬噸、進口14.43萬噸,2018年出口137.88萬噸,同比減少9.44%,進口29.36萬噸,同比增加103.50%。
2019年新年伊始,國內純堿市場深陷下跌行情,價格戰此起彼伏。2019年上半年國內純堿市場供需形勢惡化,部分業者已經感受到寒意,市場信心不足,均價或低于2018年,需密切關注純堿廠家開工情況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