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能分布西部為主,東部為輔
固堿便于保存和運輸,有效擴大液堿的銷售半徑。西北地區原材料成本相對低廉,但區域終端需求較少,耗堿需求有限,當地大多企業將液堿生產成固堿遠距離銷售。2019年,中國的固堿生產能力在1115萬噸,產量在781萬噸,其中氯堿企業產能占比在71%。
隨著國家環保治理的日趨嚴格,區域政策逐漸發生改變,近些年東部地區部分固堿加工企業逐漸轉移至西部地區。此外,西部地區液堿下游需求有限,多配套產能較大的固態堿加工裝置,當地還有一部分規模較小的民營加工企業,西北地區固堿產能占全國主要地位。
二、不同類型企業裝置開工各異
氯堿企業:生產片堿的氯堿企業基本保持連續生產,企業不存在原料供應問題,片堿裝置保持較高負荷生產。
加工型企業:部分企業假期降負或停工放假,整體開工較低。節后受人員到崗不足等因素影響,企業復工復產相對困難。
三、公路運輸不暢,片堿承壓較大
春節期間,高速公路運輸受限,加之部分終端下游節前停產放假,片堿以供應長期合同的氧化鋁行業交付為主。隨著疫情形勢進一步緊張,全國多地出現封路停運現象,主要產區西北及華北地區公路運輸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西北片堿貨源大多庫存堆放處理,華北地區人員密集,多地采取封停措施,物流情況以保證救援物資為主,當地采購液堿生產片堿的加工企業基本處于停車狀態。
隨著節后復產逐步恢復,片堿下游開工有了一定改善,但疫情期間地方政策執行力度不同,片堿運輸表現弱勢,加之各行各業復產復工初步開啟,運力資源相對緊張,物流運輸仍未完全好轉。受庫存壓力增加影響,片堿主要企業走貨采取降價促量,部分地區市場成交價格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