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純堿行業虧算面的擴大,5月份檢修及計劃檢修廠家較為集中,供應面有望大幅減量。但在需求亦不同程度減量的情況下,市場低迷態勢或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隨著氣溫的升高,二季度是傳統的檢修旺季,從歷年情況看,全年產量的低點出現在5-8月份。伴隨著現貨價格的持續下滑,3月份多數業內人士預計二季度檢修廠家將明顯增加。目前氨堿廠家普遍虧損,多數聯堿廠家開始虧損運行,若價格持續下行,預計5月份聯堿廠家將普遍虧損,僅有個別成本偏低廠家能夠維持在成本線附近。從各家企業公布的檢修情況看,5月份檢修及計劃檢修廠家有16家,涉及產能937萬噸,占到國內純堿總產能的28.5%,預計產量減少36萬噸。與此同時,行業限產呼聲高漲,考慮到部分廠家可能限產,預計5月份實際減量規模超過36萬噸。
受疫情影響,生產端及需求端均受到較大影響,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3月份國內疫情已經得到很好控制,但是國內消費需求并未出現報復性增長,市場信心依舊不足,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50億元,同比下降15.8%。從2月下旬開始,海外疫情爆發,多國開始采取封鎖措施,導致純堿及純堿下游產品出口受到嚴重影響。內需、外貿萎縮,導致純堿多數下游產品面臨需求減少、庫存增加、價格下滑的局面。浮法玻璃廠家產能利用率在82%左右,是純堿下游產品中需求最穩定的。終端消費低迷,小玻璃瓶廠開工5成左右,部分大玻璃瓶廠也有所限產。外貿訂單大量取消,印染行業開工4-6成。味精行業開工負荷從年后的82.5%下降至74.3%,三聚磷酸鈉行業開工僅有14.24%,泡花堿行業開工7-8成,兩鈉行業開工7成……輕堿下游需求比較分散,部分下游用戶的減產程度已經超過3成,對純堿用量明顯減少,也是導致純堿廠家庫存大幅攀升的一個重要因素。
截至4月29日,國內純堿廠家庫存在160萬噸左右(含部分廠家港口及外庫庫存),達到20天純堿產量。而浮法玻璃廠家平均庫存天數也在30天以上,下游表示均不缺貨。截至4月30日,純堿期貨倉單數量2203張,當日減少750張,有效預報50張(每張倉單=1手合約*20噸/手=20噸)。有業內人士預計05合約交割量在4-5萬噸,雖然整體占比并不高,但對市場價格仍有一定沖擊。在下游盈利持續惡化的情況下,終端用戶只能通過進一步壓縮成本來增強競爭力。近期液堿價格持續下行,對純堿市場形成利空,部分下游用戶已經改用液堿。雖然多數純堿廠家已經出現虧損現象,但仍難以阻止純堿價格下行趨勢。
跟其他大宗商品類似,目前純堿行業即將進入“需求下滑后持穩,價格下跌,供給下跌”的階段。從近十年純堿現貨價格來看,價格低點出現在2013年的4月份,但目前純堿廠成本遠高于2013年。純堿廠家集中檢修,二季度國內部分下游需求有望適度恢復,從成本面看,價格繼續下行空間有限。價格何時能夠迎來反彈?從基本面看,仍無法看到確切的時間點,高庫存消化仍是關鍵,低迷態勢或仍將維持一段時間。在全球疫情拐點尚未明確,經濟、消費尚未復蘇的情況下,純堿現貨市場只能寄希望于供給端的持續減量,來等待需求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