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7月,我國燒堿進口量為0.068萬噸,同比減少17%;其中,固堿進口量為0.065萬噸,液堿進口量為0.003萬噸。2020年1-7月,燒堿累計進口量為0.486萬噸,同比減少90%;其中固堿累計進口量為0.462萬噸,同比增長5%,液堿累計進口量為0.025萬噸,同比減少99%。
進口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印度于2018年9月份開始實施所有液堿進口需提供印度標準局(BIS)許可證,辦理許可證時間約3-6個月,日本等東北亞生產商推遲對印度的合同船貨出口,而運抵印度受阻的日本貨源部分低價銷至我國,使得2019年我國進口液堿數量呈現大幅增加,目前進口液堿市場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2020年7月,我國燒堿出口量為22.94萬噸,同比大幅增加(2019年7月燒堿出口量為8.62萬噸)。其中,固堿出口量為5.057萬噸,同比減少15%;液堿出口量為17.88萬噸,同比大幅上漲,2019年7月液堿出口量為2.64萬噸。2020年1-7月,燒堿累計出口量為70.56萬噸,同比增加11%;其中固堿累計出口量為36.4萬噸,同比增長4.5%,液堿累計出口量為34.16萬噸,同比增長18.6%。液堿出口數量的大幅上漲,主要是由于5月底6月初日本裝置開工負荷低,貨源相對緊張,國內部分液堿出口企業的簽單增加所致。
從出口國別上來看,2020年1-7月我國固堿出口量前三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為:越南3.5萬噸,占比9.6%;印度尼西亞3.2萬噸,占比8.8%;。俄羅斯2.9萬噸,占比8%。2020年1-7月我國液堿出口量前三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為:澳大利亞12.36萬噸,占比36%;中國臺灣6.27萬噸,占比18%;巴布亞新幾內亞3.16萬噸,占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