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現貨企穩,那基差有望修正;若需求復蘇和企業備貨,那冬季反彈將拉開序幕。
1.市場表現
玻璃期貨經過快速下跌,當下進入休整時期。前期下跌的因素有:煤炭價格坍塌、房地產調控、庫存壓力增加、需求步入淡季。然而,這些因素正在改善。若現貨出現企穩,那期現基差有望向上修正;若下游需求開始復蘇和企業年底備貨,那么,冬季反彈將拉開序幕。
今日,主力合約FG2201收于1721元/噸,周漲幅7元/噸。
2.影響因素及分析
現貨方面,本周浮法玻璃市場大穩小動,整體趨勢仍是向下。其中,沙河市場走貨較好,廠家普遍發布漲價通知。華中持穩為主,華東部分企業價格下調,華南仍在下行,東北需求減弱報價下調。昨日沙河安全實業5.0mm大板報價為1922元/噸,與期貨主力合約的基差仍有252元/噸。后期,如果現貨價格企穩,期貨價格就有反彈的基礎。
庫存方面,11月18日鄭交所玻璃的注冊倉單減少至36張,合計720噸。倉單很小。據悉,本周全國樣本企業總庫存為4700萬重箱(約235萬噸),環比-0.1%,同比+92%,可用天數增至23.2天。庫存增長至去年7月以來最高。可見,玻璃庫存壓力巨大;而往年此時庫存是下降的!
生產方面,現國內玻璃有效生產線共有296條(5867萬噸/年);其中,在產263條,冷修停產33條。浮法產業企業開工率在88.8%,產能利用率為89.4%。可以說,這兩個數據比往年都高。因此,若生產企業不降負,會導致企業庫存不斷升高,那將抑制現貨價格的反彈空間。
供需演變,玻璃期價已跌至成本下方,生產企業大幅降價銷售,全行業面臨虧損窘境,集中冷修不可避免。與此同時,明年房地產竣工和城市更新將推動玻璃需求穩中向好。
宏觀方面,房地產調控最黑暗的時期已經過去。時至年底,貨幣投放會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專項債將在12月份加大投放,如此,經濟明顯回升是可以預期的。中信證券認為:預計2021年11月后按揭貸款投放持續增長,銷售回款情況會明顯好轉;整個市場的銷售情勢可能在2022年3月向上。
3.結論及策略
本周,浮法玻璃庫存略微減少,但總體上庫存較往年偏高許多。另外,國內玻璃市場成交略有好轉,尤其是沙河市場成交尚可。盡管玻璃市場處需求淡季,但市場暗淡到極處,希望將在絕望中產生。企業降產,需求回暖,將是必然選擇。我們推測:步入12月份,玻璃行業的供求均會向好的方向演變,因而存在春季反彈的可能。(來源:和訊網,吉明)
聲明:
1、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進行的操作,風險自負,與本網無關。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