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21年全年,除去宏觀環境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之外,純堿在2020年末經歷的大開大合的行情,也給2021年的上半年埋下了伏筆。我們把今年行情分為上漲與下跌兩部分,前三個季度的上漲與4季度的下跌。
一季度初始在國內經濟從疫情中恢復大半,輕堿下游生產采購意愿明顯好轉,輕堿新單表現樂觀,部分下游提前開始春節備采以及個別地區因為偶發疫情進行的備采,汽車運費持續上漲,進一步加劇下游到貨緊張格局。在春節假期氛圍影響下,堿廠訂單多在春節前發運,時間上較為集中,春節前企業高庫存持續緩解。就地過年政策使得下游開工早于往年,對原材料的需求快速回升,市場新單詢價氛圍升溫,個別貨源偏緊堿廠試探性拉漲提漲后,市場看漲情緒逐步增強,月底的中建材采購招標價格上漲,再度提升市場情緒。企業訂單充裕的前提下,純堿企業仍以控制銷售,保持新訂單數量帶動市場提漲情緒。下游輕堿用戶在節后剛需恢復的支撐下新單需求拉動價格攀升,重堿終端則是上游深加工陸續啟動自身產銷向好,開始為后期生產儲備庫存原料。隨著純堿市場價格的上行,貿易商以及期現商也參與到提貨大軍中來,待發貨源的增加也讓現貨市場始終保持在偏緊狀態。
二季度國內純堿市場整體延續漲勢,期間輕堿下游因為價格傳導問題對高價貨源出現一定抵觸情緒,純堿市場從4月中下旬開始進入到過渡階段。局部地區貨源偏緊問題仍存,部分企業仍在控制接單。之后部分企業出貨速度放緩,庫存略有增加,但在個別裝置檢修及降負荷的支撐下價格持穩。另一方面則是成本端對價格的支撐,原鹽價格的走高,以及尿素行情的火爆使得聯堿法重要的原料液氨價格處在高位,對需要外采液氨進行生產的堿廠無疑加大了成本消耗,也是企業挺價意愿較強的原因。5月長假之后堿廠調整輕重堿比例,生產重堿為主,壓縮輕堿產量。在5月初重堿價格小幅提漲,輕堿用戶拿貨積極性也有提升,中旬開始純堿企業訂單良好,個別堿廠訂單已接至6月中旬,下游玻璃企業純堿庫存平均在40天左右。但玻璃廠家價格延續高位堅挺,對重堿拿貨積極性尚可。二季度末下游浮法產線點火復產節奏加快,主要是為了趕在后期旺季之前達產,光伏產線的投產也帶動了重堿的需求,下游對重堿用量或將繼續增加,而輕堿下游較分散,采購積極性一般,謹慎接單。
三季度價格上漲的推動主要來自于供給端,堿廠前期利潤較好,檢修多計劃在7、8月夏季期間進行,檢修裝置相對于其他月份較為集中,且部分區域的限電導致開工負荷下調,開工有明顯下降。在企業停車檢修與下游剛需支撐下純堿穩中有升。年內對純堿價格最大的助推是9月份的能耗雙控,堿廠企業庫存低位,待發訂單充足,供應端的減量讓堿廠報價提漲幅度明天加大,而此時下游玻璃并未迎來旺季,地產資金導致玻璃高利潤難為維持,價格承壓下降。輕堿下游也受原料價格上漲,需求轉弱,這也給后期價格下跌埋下了隱患。
四季度發改委對煤炭價格的管控讓純堿成本端受到波及,在下游利潤偏低而上游利潤豐厚的情況之下,采購意愿降低,觀望情緒加重。盤面價格下跌到3400-3300元/噸時,交割庫貨源向下游流出,盤面價格繼續承壓下行,交割庫由80多萬噸存貨降至16萬噸前后。下游玻璃企業通過交割庫貨源補貨,庫存壓力重新回到上游堿廠,堿廠開啟了漫長的累庫周期。與此同時堿廠庫存壓力也在不斷增加,現貨價格下調,輕堿降價幅度要大于重堿。臨近年底,下游社會庫存持續下降,補庫預期再起,上下游博弈進入白熱化。
以華北重堿現貨價格為例,從1月初的1550-1600元/噸,一路上漲到年內最高點3600元/噸前后,華南重堿最高價達到3800元/噸,輕堿價格也突破3700元/噸,輕重堿價格均突破歷史最高價。輕重堿價差在四季度現貨價格下跌階段波動劇烈,輕堿價格降價幅度大于重堿,部分區域輕重堿價差擴大至600-800元/噸,與以往150-200元/噸的價差相比擴大了接近4倍,比2020年底的400元/噸的差值也擴大了2倍。
純堿利潤方面,氨堿法中原鹽、石灰石價格的增加對純堿成本有一定影響,聯堿法更多因為原料煤價格或液氨價格上漲對利潤造成的擠壓,7月之后由于煤炭價格的上漲成本也在不斷提升。但純堿現貨價格在供需缺口預期下更是一路高歌猛進,純堿利潤持續攀升,年內毛利潤最高接近1700元/噸,現階段利潤下降明顯,現貨價格利潤尚可,但實際成交較差,利潤兌現表現一般,按照盤面價格計算利潤空間不足300元/噸。
1、供應方面
2021年純堿產能預計3258萬噸,比2020年減少約60萬噸,若計算年底連云港堿業的搬遷退出,有效產能降至3140萬噸前后。2021年前11個月純堿裝置開工負荷78.09%,比去年同比增加3.16%。年內純堿開工波動主要分為兩個時間段,一個7月純堿裝置相對集中的正常檢修。另一個則是9月能耗雙控導致的開工下降。截止11月底純堿產量2640.06萬噸,與去年同期的2532.37萬噸相比增加了107.69萬噸,上漲幅度4.25%。由于純堿價格明顯高于去年,堿廠利潤較好生產積極,廠家裝置運行持久,除檢修季之外其余檢修相對分散,開工率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另一方面裝置長時間運行也導致短停狀況多于去年,供應端短時波動有一定影響,但檢修過后市場上純堿供應相對仍保持相對平穩。
純堿產量方面值得留意的是輕重堿產量進一步分化,通過觀察輕重堿產出比的變動可以發現從今年年初輕堿產量減少,在5月假期之后更為明顯,僅在7、8月份輕堿產量有所提升,主要是局部限電,部分堿廠轉產輕堿降低用電負荷,此后繼續以重堿為主。預計今年重堿產量首度超過輕堿,輕堿占比或降至50%以下。
2、需求方面
今年純堿需求量在春節之后迅速提升,整年呈現由高向低,價格的持續上漲擠壓了下游行業的一定利潤空間,尤其在玻璃價格下跌之后,對高價貨源抵觸情緒增加。相較于重堿,輕堿下游對高價貨源敏感度更高,需求跌幅要早于重堿。
今年前11個月重堿下游浮法和光伏玻璃累計消化重堿1390萬噸,折合月平均重堿需求126萬噸,比去年同期高出14萬噸。從浮法產線變動來看截止12月中旬,浮法點火復產20條產線,折合日熔13150噸/天,新建產線7天,折合日熔4800噸/天,冷修產線15條,折合日熔9700噸/天,浮法今年合計日熔增加8250噸/天。2021年初開始浮法日熔處于近年來高位水平,下半年冷修產線的復產點火進一步提升了浮法玻璃的產量。但房地產資金問題導致旺季不旺,下游補庫不及預期,玻璃價格從高處跌落,利潤率下降明顯。房地產作為浮法的主要下游,地產數據可謂是玻璃價格的風向標,每年6月、以及年底是竣工高峰,但今年12月受地產資金影響,竣工面積或不及往年。從19、20以及21年新開工面積,以及施工面積數據來看,后期地產對平板玻璃的需求仍有支撐。“三道紅線”、“房住不炒”等政策影響,預計竣工端對玻璃拉動趨于平穩,地產根據自身情況施工,集中需求釋放概率或降低。但存量的施工面積以及新開工轉化的待施工面積對玻璃需求仍有明顯的支撐。但在房地產政策進一步落地前,且鄰近年末年初的淡季,玻璃出貨壓力仍在。后期竣工端或趨于平穩,玻璃需求或難出現集中需求,玻璃價格更加趨于合理,也就是對純堿價格的拉漲或減弱,更多是有效支撐。光伏作為重堿需求最主要的一個增長點,在今年上半年增速要好于下半年。受制于硅料價格以及成品出口,光伏原片價格偏低,需求不佳導致庫存增加,進而影響新線投產進度。2021年初光伏日熔在2.9萬噸,截止到12月中旬光伏日熔4.3萬噸,日熔增加1.4萬噸。光伏協會預計2022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在60-75GW,當前預計22年有計劃投產總日熔量在5萬噸左右,部分企業投產時間待定,未來幾年光伏仍處于上漲趨勢。光伏投產預期是支撐明年純堿上漲的一大動力,但在預期轉化成推動力之前仍需要面臨與下游浮法的博弈。
3、庫存及進出口
庫存全年前三季度表現下降趨勢,企業壓力有所緩和,一方面在于下游真實消耗,一方面在于庫存轉移交割庫中,尤其是重質純堿。下游玻璃以及光伏的消費相對維持較高水平,對于純堿企業庫存消耗有一定積極支撐。輕質純堿下游市場一般,終端產品價格傳導有一定問題,對于成本控制意愿強,輕堿庫存消耗速度有一定影響。反觀重堿下游玻璃企業前期利潤高,成本傳導順暢,采購意愿相對比較積極。從庫存變化可以看出,每年春節前后,庫存漲幅速度快,主要受物流運輸及下游開工需求影響。除18年之外每年四季度同樣受需求影響,純堿庫存也都有較大幅度上漲,下游抵觸心態偏重。整體而言今年春節之后純堿開始去庫之路,4、5月有小幅累庫,之后繼續去庫。10月之后連續累庫,11月之后累庫幅度加大,庫存超過2020年高點,全年呈現“V”字型。一年時間庫存完成由上游向下游,又回到上游的轉移,價格同樣也是完成由漲到跌這么一個過程。
2021年純堿進口量整體變化不大,整體表現偏穩趨勢,對于國內沖擊有限。進口量并未出現因國內價格飆升而導致的進口量大增,主要和國外進口堿訂貨時間有關。2020年底國內價格趨弱,國內下游企業沒有過多考慮進口貨源的問題。全年出口量或環比出現下降,前三個季度國內需求支撐,訂單充足,以國內市場為主。雖然今年國外經濟復蘇,純堿需求量增加,貨源表現緊張,但國內一是前期需求較好,二是價格偏高不利于出口。
4、供需平衡表
考慮到22年新增產能或在四季度前后投產,且沒有較大產能投放,對22年產量影響相對有限,阿拉善天然堿預計到23年一季度,在21年個別產能退出后預計22年產能產量有所收縮。浮法企業由于前期持續的好利潤使得一部分產線超期服役,多是熱修為主,而當下浮法利潤欠佳,冷修預期偏強,而光伏投產或在下半年之后有較強體現,供需關系轉換或出現在22年下半年。浮法老線多為500、600的小線,而浮法多是1000-1200的大線,考慮到投產周期集中在下半年之后,預計全年對重堿需求增加約100萬噸。
2022年行情展望
21年底與22年初,純堿在光伏投產利好兌現前,面臨的是浮法冷修與補庫的現實。對于堿廠庫存高位,供應端短期整體偏穩的情況下,需要實際需求來消化庫存或實現庫存的轉移。浮法現有利潤下補庫或以被動補庫為主,短期有利好釋放,矛盾并未解決,只有玻璃利潤修復或是供需格局出現轉換才會主動補庫。若浮法冷修則對純堿需求利空,純堿價格或繼續承壓,但從現有地產政策來看也建議過度悲觀看待冷修幅度。從以往來看,在供大于求的結構下,上游利潤向下游移動,成本支撐效用增強,下游拿貨補庫增加。現有矛盾緩解之后,在22年市場對光伏仍是偏好預期下,基差回歸或會再度吸引期現商入場,間接的加速堿廠去庫節奏。22年相比21年而言,宏觀方面影響或轉弱,主線重回供需端,要關注下游利潤對現貨價格的承受能力。(來源:中原期貨)
聲明:
1、本網提供的信息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進行的操作,風險自負,與本網無關。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