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由于OPEC+原油產量不及預期、南美干旱天氣的擾動、持續緊張的俄烏關系這些因素,使得外盤原油、大豆等商品轉強。今早開盤后國內商品迎來普漲行情,玻璃更是創近四個月以來的新高站上2300點,延續了此前消費淡季的“搶貨備貨”行情。在當前玻璃產能相對充裕、消費需求放緩的背景下,玻璃是否還能復制2021年后的行情?這可能是一個值得我們審視的問題,未來關注的行情“關鍵點”在哪?
產能高位持穩
玻璃供應近兩年保持穩中有升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規模以上平板玻璃產量10.2億重量箱(5100萬噸),年環比增加8.4%。2022年開始后產量沒有大的增減,其中春節期間產量小幅提升,高出年同期約4.5%。現在國內剔除僵尸產線后,共有玻璃產線297條,在產262條(5200萬噸/年),企業開工率88%,產能近期高位持穩沒有大變化,處于同期偏高水平。
供應方面另一個關注點就是存在15-20條超過10年的玻璃產線是否會有較多檢修的情況。此前玻璃期貨價格跌到1600的時候,基本快到企業盈虧平衡點附近,市場普遍認為2022年將是檢修高峰年。但從一些行業人士了解到,檢修需要較高的成本、其次存在有15年的產線仍在“服役”。所以供應端還是存在一些變量,可以作為今年的關注點。
行情依舊看消費
平板玻璃的下游主要集中在建筑玻璃(占比約80%)、汽車玻璃、光伏玻璃。2021年2季度以來建筑地產的竣工面積、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包括拿地數據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放緩,地產行業政策調控不斷,玻璃的消費需求相對受到抑制。1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回落1.8%至49.1,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今天公布的財新服務業PMI錄得51.4,較上月回落1.7%。可以看出整體需求端整體疲軟的現狀。
2021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2022年的經濟發展要“穩中求進”。加上城鎮化率的提高,房地產市場供給逐步優化等因素,未來地產或不用太過悲觀,只是恢復到之前局面需要一個大的周期來換取。光伏玻璃雖然占比小,但潛力仍然大,汽車產銷數據看,2021年四季度以來,產銷數據有所轉好。
當前,玻璃企業庫存小幅回落,全國樣本企業玻璃庫存為3257萬重量箱,周環比減少322萬重量箱。近期的回落主要還是因為玻璃企業出臺的保價政策,加之竣工預期,使得淡季備貨積極性高漲。
利潤小幅回升
由于備貨行情的助推,現貨價格小幅提升,春節期間沒有大的變化。當前華北地區2030元/噸,華東地區2170元/噸,東北地區1980元/噸。煤制氣、天然氣、石油焦制取玻璃的利潤分別為460元/噸,253元/噸,596元/噸,制取利潤情況好轉。
價差及庫存倉單
截至昨天收盤,玻璃2205合約基差00至-200之間,基差由升水變成貼水。2205合約和2209合約價差+22,維持近強遠弱格局。玻璃期貨庫存倉單從2021年12月中旬的590張,逐步減少至2022年1月28日的0張。僅從庫存倉單數據看,偏利多玻璃價格。
玻璃綜合觀點
綜合來看,受玻璃企業保價、下游企業備貨提振,玻璃價格連續反彈,保持強勢。市場情緒似乎是在走未來施工和竣工預期,但當前供應端并沒有大的變化,下游消費需求成色還需要施工季到來才能檢驗。所以玻璃短期或保持偏強態勢,同時注意盤面自然回撤的風險,后市可重點關注下游需求改善、供應端產線的變化、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和訊網)
聲明:
1、本網提供的信息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進行的操作,風險自負,與本網無關。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