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觀及產業鏈情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7 月份玻璃現貨價格連續下行,7 月中下旬主流地區5mm/6mm 大板價格普遍跌破 1600 元/噸,小板價格跌幅更深,行業整體性虧損態勢進一步深化。7 月末 8 月初現貨價格企穩,期現貨價格共振反彈趨勢逐漸形成!玻璃深加工企業庫存水平偏低,價格企穩有利于補庫需求釋放……
2.玻璃產業鏈基本面分析
上半年在玻璃生產成本持續上揚的同時,現貨需求偏弱,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超長“淡季累庫”給價格以重壓。7 月華北廠家主動出貨帶動主流地區現貨價格進一步下探,行業虧損面擴大。7 月國內浮法玻璃行業綜合平均利潤在-239.02 元/噸,較 6 月下跌 73.33 元/噸。7 月末 8月初玻璃價格企穩,同時重堿價格有所下探,行業虧損小幅縮減。
3.玻璃生產企業庫存見頂回落
玻璃生產企業庫存累積態勢延續至 7 月底,截止到 7 月 27 日,重點監測省份生產企業庫存總量為 7425 萬重量箱,較前一月增加 332 萬重量箱,漲幅 4.68%,庫存天數約 36.38 天。
8 月第一周生產企業庫存顯著去化。截至 8 月 4 日,重點監測省份生產企業庫存總量為 7226萬重量箱,較前一周庫存下降 199 萬重量箱,降幅 2.68%,庫存天數約 36.00 天,較前一周縮減 0.38天。
國內浮法玻璃生產企業庫存超預期下降,部分區域庫存削減明顯,近期廠家價格探漲一定程度刺激下游適當提貨。分區域看,華北周內沙河區域出貨良好,尤其部分廠去庫明顯,目前沙河廠家庫存約 1024 萬重量箱,貿易商進貨整體謹慎;華東周內部分廠價格計劃提漲,部分中下游剛需提貨量稍有增加,部分地區廠家庫存小幅降庫;華中廠家出貨良好,多數產銷可達平衡以上,庫存呈現下降趨勢,部分庫存處于低位;華南廣東成交好轉,庫存緩降,整體來看庫存仍偏高,福建、廣西下半周出貨稍好轉,個別產銷達平衡;西北市場近期成交仍偏淡,主要區域廠家庫存仍有小增;西南四川區域產銷一般,局部出貨受一定限制,庫存仍有小幅增加;東北周內出貨偏一般,近日有所好轉,個別物流條件不足,降庫有限,整體庫存仍有增加。
4.玻璃供需平衡情況
按照往年的情況,正月過后建筑工地進入復工高峰,3 月下旬 4 月上旬玻璃深加工企業春節備貨基本用完,需要補充原片庫存。6-7 月玻璃價格持續回落,行業虧損加劇,7 月末期現貨行情有所企穩。今年玻璃需求受多重因素影響需求恢復速度偏慢,疫情對物流的沖擊是下游需求恢復緩慢的首要因素。從下游貿易商及深加工企業反饋信息來看,疫情沖擊不但影響深加工企業訂購原片,也影響了玻璃制成品的物流運輸,產業鏈上下游運行不暢。疫情對物流的沖擊與房地產市場偏弱預期疊加,使得玻璃生產企業所承受較大經營壓力,這種壓力甚至大過 2020 年同期,畢竟當時房地產企業經營風險尚未顯露。
5.玻璃季節性分析
玻璃生產剛性運轉,需求具有顯著的季節性,因此價格運行有著顯著的季節性規律。
一般來說 1-2 月受春節假期影響,建筑工程等終端需求下降,玻璃原片價格高位回落;3-4 月下游補庫需求逐步釋放,但下游以消耗自身庫存為主,終端需求仍弱于供給,價格趨勢性調整;5-9月建筑工程需求放量,玻璃深加工企業補庫需求集中涌現,玻璃價格保持升勢;10-12 月玻璃價格運行狀況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庫存水平對價格運行趨勢有顯著指引作用。
今年受多重因素影響,玻璃行業經歷超長淡季,但竣工需求向好的邏輯逐步清晰,玻璃在8 月份旺季仍有望走出較好的季節性漲勢。(來源:方正中期期貨有限公司)
聲明:
1、本網提供的信息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進行的操作,風險自負,與本網無關。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